幼儿日常生活及常规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6-05-19123次浏览

 
 

每学期都有一批小班新生幼儿入园,在开学前我们老师提前去孩子们家里家访了,每个都是陌生的面孔,但第一次和孩子们见面也是是客人的身份去孩子们家做客的,这样孩子会把我们老师当成客人、而不是老师,而有些小朋友在开学前也来参观幼儿园了,知道自己的班级是哪个教室,也知道班上有几个老师,和老师们都简单的认识了,因此孩子在开学见到老师们时也不会紧张。

但对于个别依赖性强的小朋友,我们教师都难以控制幼儿的情绪,小朋友们在没上幼儿园前陪在她们身边的都是他们平时最亲近的家人,一离开父母很多孩子会接受不了,有个别孩子的依赖性性会比较强,一来到幼儿园发现妈妈不见了,会哭着要妈妈,闹着要回家。有的还不吃饭、不睡觉,整天都哭闹不止,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弄得家长们也是忧心忡忡啊!因此,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的适应期是尤其的重要。幼儿孩子总是哭怎么办呢?首先入园前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告诉幼儿幼儿园是小朋友学习生活以及游戏的场所,多给孩子说一些幼儿园的好处,增加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以及好感,使幼儿有想来园的欲望!这样提前让幼儿熟悉环境,对于幼儿以后上幼儿是有好处的。开学不久,有个别幼儿是哭得很厉害的哪种,当时无论老师和他说什么都会哭,怎么样可以让小朋友不哭呢?对这种小朋友,我们首先转移他的的注意力,给他玩一些玩具,告诉他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告诉他爸爸妈妈来接他的具体时间。其次,多抱抱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增强他的安全感。如果说理、转移注意力。都对此类孩子不起作用,我们会适当使用冷处理法,给他一些玩具,让他自己去玩,当组织其他小朋友进行活动时,会吸引他参加,并给予一定的关注。

给家长的建议:2~3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家长要理解孩子这种反应,孩子白天在幼儿园哭得太多,晚上回到家一定要让他多喝一些淡盐水补充体力,还要让孩子早睡早起,睡足9~10个小时。又哭又闹型这种小朋友又哭又闹,还把幼儿园的玩具扔得乱七八糟,吃饭的时候故意把饭弄在衣服和桌子上,打人、咬人、在地上打滚,时不时地开门就要往外跑。老师做法(这类小朋友性格比较外向,个别的比较暴躁,他们喜欢把不高兴发泄在外界环境上面,对这类小朋友,我们主要以讲道理为主,让小朋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注意多给他爱的关怀。还会适当地对他的进步进行一些奖励,像语言上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小红花等。

给家长的建议:希望家长平时在家里,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让他学会一些简单的规则。另外音乐是抚平小朋友心灵的方法,在家里可以放些轻松欢快的歌曲给孩子听,如《我爱我的家》、《我爱幼儿园》等,对治疗孩子暴躁情绪有积极作用。几天后才哭型小朋友好奇心重,在幼儿园看到很多家里没有的东西,立刻产生了兴趣,去幼儿园的前几天很高兴,不哭不闹,也不嚷着叫爸爸妈妈来接,但是过了几天,当他熟悉了幼儿园的生活环境,知道自己要每天重复时,就会厌烦,开始用大哭表示自己的不满。老师做法这类小朋友怀有对新环境的向往心态,他们的他们性格大多活泼开朗,喜欢刺激的事物。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我们会多介绍在幼儿园里他还不知道的事物,比如我们会带他去别的班级看看,告诉他哥哥姐姐们都在做什么。转移他的视线也是很好的方法,小朋友看到新鲜的事物就会很快忘记刚才发生的事情。送入园赶快撤,入学第一天父母可先陪孩子与其他同伴一起玩耍半小时,待孩子情绪相对稳定和适应后再离开;第二天则减少到20分钟,直到孩子能完全适应为止。当老师接过宝宝以后,父母最好马上离开,不要在幼儿园逗留,更应避免出现宝宝在里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况。尽早接回宝宝为了减少宝宝刚入园时的恐惧心理,在头两个星期可以稍微早点接宝宝,让他感受到父母并没有忘记他。回家路上,最好用关爱的语言与宝宝交流,询问他在幼儿园进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分享他的快乐,使他从内心感受到被爱。帮老师多了解宝宝不同的宝宝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父母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便于老师更多地了解宝宝,更好地照顾宝宝。例如,有的宝宝一哭闹要小便等等。隐瞒孩子潜在或已经表现出来的生活陋习或性格,非常不利于孩尽快适应幼儿园教育。精神准备至关重要家长接送孩子路上以及在家里交谈时,不要使用类似“宝宝哭得好可怜,妈妈好心疼,怕不怕啊”之类的语言诱发强化孩子的不良情绪。应该辅以夸奖、鼓励、正面积极引导为主的语言暗示:比如老师夸宝宝了,表扬宝宝只哭了一小会儿,宝宝真棒、不简单、真勇敢幼儿园老师真漂亮、幼儿园玩具真多啊、幼儿园有这么多小伙伴啊!渐渐的,幼儿也慢慢的适应了幼儿园生活了,但伤脑筋的是幼儿的常规不太好,不过从第一天来园时,我也培养了幼儿一些简单的常规,经验告诉我们,当孩子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告诉他们“做什么,怎样做”,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并且第—次的印象会成为良好习惯的开端。

寓常规教育于丰富有趣的生活内容之中,有序,有趣的内容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服从常规要求,开始师生之间的亲切互动。这样会使孩子更容易摆脱对家人的依恋,缩短情绪波动时间,比较顺利地适应集体生活。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通过常规教育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以及不应该怎样做。小班幼儿初次上幼儿园,难免会把在家里养成的习惯带到幼儿园,表现出没规没矩,想怎样就怎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面对小班幼儿出现的种种的不适应,小班老师该怎样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幼儿小班幼儿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呢?首先小班常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小班的常规管理如此的重要?因为,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其一,幼儿入小班改变了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相对容易;其二,小班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其三,小班常规建立好了,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何进行小班常规管理工作: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但是,只要班上的老师齐心协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就会迎刃而解。一般情况下,通常小班的孩子入园时会哭闹不止,轻微的一般是一周左右,严重的一般是二至三周,甚至个别特殊的有一个月左右。孩子在教室里面哭,有的婆婆、妈妈在教室外面哭,甚至有的家长敲门,要求进来给孩子喂饭,总之,家长们送孩子入园时站在教室外久久不肯离去,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和家长,应该这样做的。首先,孩子来一个抱一个,不要家长进教室,尽管家长不理解,过后一段时间再给家长解释;然后,第一周的头三天,不给孩子编固定的座位,孩子们肯定会到处乱跑,第四天开始,把跑的孩子,不愿坐座位的孩子哄他上座位,就连哭的孩子也是这样,使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影象,要坐座位。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的简单的管理。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一方面有些胆怯,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同时小班幼儿在常规培养的过程中又存在诸多困难,主要是由于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一方面有些胆怯,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且,常规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出现多种反复的行为,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关注才能够帮助幼儿养成的。一个班的常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幼儿们成长和教师组织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要分散精力去维持规则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培养。在幼儿园里,老师在孩子心中是最有权威、最可信赖的人,因此幼儿是最爱模仿老师的,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他们模仿。为此,我们教师在面对孩子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到这一点,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只有这样,孩子的常规培养才会更加严谨有序。例如:要求幼儿是两只手搬椅子,自己也要这样做;请幼儿帮忙做事时,也要说“谢谢”;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剩饭,自己也要做到,等等。通过榜样进行正面教育、常规培养应循序渐进、采用儿歌等的形式培养良好的常规、多鼓表扬幼儿、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常规的训练、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孩子遵守生活常规的习惯。

总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常规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孩子长大以后的习惯养成以及人格、性格的养成。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用耐心、爱心和智慧帮助孩子度过这段非常时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版权归特蕾新集团所有,技术支持:深圳市金生科技有限公司